酸霧廢氣 治理方案考慮采用填料噴淋塔進行處理。
噴淋塔是利用吸收的原理來達到處理廢氣的目的。 吸收法處理是利用液態吸收劑處理氣體混合物以除去其中某一 種或幾種氣體的過程。 在這過程中會發生某些氣體在溶液中溶解的物 理作用,這是物理吸收。也有氣液中化學物質之間發生化學反應,這 是化學吸收。吸收作用常用于氣體污染物的處理與回收。 吸收法的特點是既能吸收有害氣體, 又能除掉排氣中的粉塵, 吸 收法分為物理吸收和化學吸收兩種。 物理吸收是用液體吸收有害氣體 和蒸氣時純物理溶解過程。 它適用于在水中溶解度比較大的有害氣體 和蒸氣 , 一般吸收效率較低?;瘜W吸收是在吸收過程中伴有明顯的化 學反應 , 不是純溶解過程?;瘜W吸收效率較高 , 是目前應用較多的有害 氣體處理方法。
本工藝采用的方法就是利用物理與化學的方法處理廢 氣的,化學吸收過程采用 NaOH 溶液做吸收劑。 應用堿液吸收有害氣體時,堿液濃度的高低對化學吸收的傳質 速度有很大的影響。當堿液的濃度較低時,化學傳質的速度較低;當 提高堿液濃度時, 傳質速度也隨之增大; 當堿液濃度提高到某一值時, 傳質速度達到最大值, 此時堿液的濃度稱為臨界濃度; 當堿液濃度高 于臨界濃度時傳質速度并不增大。 工藝流程的說明 廢氣由風機引出后, 首先進入酸霧廢氣凈化塔。 吸收塔中堿性洗 滌液由循環泵抽至塔中經填料向下流動, 酸霧廢氣逆流上升, 在填料 的濕潤表面氣液接觸, 發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學反應, 并由于濃度差而 發生傳質過程, 從而完成了將氣體的凈化過程, 凈化后的廢氣脫水后 經離心風機引出后達標排放。循環液定期排放至污水處理站。
1. 工藝流程的系統組成 本工藝主要由廢氣收集系統、引風系統、廢氣凈化系統、排氣系 統構成。
2.廢氣收集與管路系統 廢氣收集和管路系統, 主要分為廢氣收集系統、 廢氣輸送系統以 及應急排放和凈化后尾氣排放系統。 對本廢氣治理工程,廢氣有甲方(生產廠家)收集、本工程的廢氣收集直接從甲方收集后的引風機出口連接。 廢氣輸送采用防爆引風機, 以克服本系統阻力。 風機的壓頭根據 凈化系統的結構進行確定。
3.酸霧凈化塔凈化原理
(1) 吸風罩--進風管道--風機(或進風段)--進風段第一 段濾料層(第一級中和反應段)--第二級濾料層(第二級中和反應 段)旋流板--出風帽蓋--排風管(或吸入段風機)
(2) 酸霧凈化塔工作原理:酸霧凈化塔采用氫氧化鈉溶液為吸收 中和液來凈化酸霧廢氣。 氣體由離心通風機壓入或吸入進風段, 再向 上流動,至第一濾料層,與第一級噴咀噴出的中和液接觸反應。吸收 后的廢氣繼續向上流動至第二濾料層, 與第二級噴咀噴出的中和液接 觸,再次發生中和反應,然后通過旋流板,由風帽和排風管或風機排 入大氣中。
酸霧凈化塔的特點 聚丙烯酸霧凈化塔具有效率高、耐腐蝕性強,高強度、低噪聲、 耗電省、體積小,拆裝維修方便,輕巧耐用,外形美觀大方等優點 . 目前國內對于腐蝕性氣體(如酸、堿性廢氣)的治理,采用最多 的就是液體吸收法治理。 采用液體吸收法治理該廢氣, 關鍵在于酸霧 凈化塔的選擇。酸霧凈化塔具有凈化效率高、操作管理簡單、使用壽命長的酸、堿性廢氣凈化工藝與設備。它具有結構簡單、能耗低、凈 化效率高和適用范圍廣的特點,能有效去除氯化氫氣體( HCl )、硝 酸氣體( HNO 3 )、氟化氫氣體( HF )、氨氣( NH 3 )、硫酸霧( H 2 SO 4 )、 鉻酸( CrO 3 )、氰氫酸氣體( HCN )、堿蒸氣( NaOH )、硫化氫氣體 ( H 2 S )、等水溶性氣體。采用氫氧化鈉為吸收中和液,溶液濃度為 8%-16% 。酸霧廢氣由風管引入凈化塔,經過填料層,廢氣與氫氧化鈉 吸收液進行氣液兩相充分接觸吸收中和反應, 酸霧廢氣經過酸霧凈化 塔凈化后, 再經除霧板脫水除霧后由風機排入大氣。 吸收液在塔底經 水泵增壓后在塔頂噴淋而下, 最后回流至塔底循環使用。